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的操作系统配资新起点,是很多人的梦想。
过去这些年,国内企业确实推出过不少国产系统,但说实话,很多都是基于Linux改个桌面UI,生态跟不上,用户体验差,能坚持到现在的没几个。
大家后来才明白,做系统难,但更难的是建生态——没有丰富的软硬件支持,系统再好也用不起来。
于是最近几年,国产系统开始转变思路:要么企业之间整合资源,要么联合起来一起干,同时拼命兼容更多软硬,慢慢把生态做起来。
最近,国产系统里冒出个“狠角色”——麒麟软件。它由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整合而成,背后是“国家队”中国电子信息(CEC),算是根正苗红的“自主系统”。最新发布的V11版本,直接把生态兼容数做到了730万,这可能是目前国产PC系统里最多的了。
麒麟V11这次升级挺实在。首创了“磐石架构”和“开明包格式技术”,说白了就是让系统更安全、更流畅,软硬件兼容性更强。测试下来,搭配国产CPU开机只要几秒钟,资源用得更高效,用起来不卡顿。
更关键的是,麒麟V11对国产硬件的支持特别全。CPU方面,龙芯、兆芯、飞腾、鲲鹏、申威、海光全兼容;GPU方面,摩尔线程、景嘉微、沐曦这些国产显卡也能用;连各种板卡、国产软硬都能适配。
专家说,系统兼容软件超过300万就能满足大部分需求,麒麟现在兼容600多万,日常用完全没问题。
现在国内正在推动从CPU到操作系统再到GPU的国产替代,麒麟V11的出现,正好补上了关键一环。它不仅让国产系统有了更强的竞争力,更重要的是,通过生态兼容,让更多用户敢用、愿意用国产系统,慢慢摆脱对国外系统的依赖。
当然,国产系统要彻底“自主可控”配资新起点,光靠麒麟一家还不够。但至少,麒麟V11的突破证明:只要肯下功夫整合资源、做生态,国产系统也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。未来,希望更多企业能像麒麟这样,踏踏实实做技术、建生态,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的系统,不再是梦。
升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